在家裡擺台掃地機器人是多麽美好的一件事,你可以不必再為了打掃而浪費下班後所剩不多的體力、可以每天回家都看到乾乾淨淨的客廳、甚至可以聲控掃地機器人去清掃某間很髒亂的房間。不過,如何挑選掃地機器人卻是門藝術,光是市面上眾多的品牌就已經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更何況是每個品牌下面又有一堆不同的機型。究竟要怎麼選到適合自己家裡的品牌機型呢?
本文在這邊要介紹及整理的是美國掃地機器人領導品牌iRobot Roomba。iRobot 在這兩年就推出了s9、i7 還有e5 三款機型,再加上舊款的900、800 及600 系列,有大約10款不同功能及性能的掃地機器人供選擇消費者選擇,幾乎涵蓋了大多數人不同層級的需求了。不過,如果不做點研究是無法知道該買哪台Roomba 的。
當然不同家庭對於掃地機器人的需求不盡相同,也許不用買到像s9+ 那樣頂級規格的機型就能滿足你家裡的環境了。因此本文除了幫各位整理不同Roomba 間的差異,還希望能讓讀者們用最少的預算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機型。那麼,接下來會從最舊型的Roomba 600 系列開始依序往新的機型介紹。
型號 (記得往右滑→) | Roomba s9+ | Roomba s9 | Roomba j7+ | Roomba j7 | Roomba i7+ | Roomba i7 | Roomba i3+ | Roomba i3 | Roomba 980 | Roomba 960 | Roomba e5 | Roomba 890 | Roomba 694 | Roomba 692 | Roomba 690 | Roomba 675 | Roomba 670 | Roomba 614 |
---|---|---|---|---|---|---|---|---|---|---|---|---|---|---|---|---|---|---|
照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灣價格 | 蝦皮商城 momo查看 | 未販售 | 尚未引進 | 尚未引進 | 蝦皮商城 momo查看 | 蝦皮商城 momo查看 | 蝦皮商城 momo查看 | 未販售 | momo查看 | 蝦皮商城 momo查看 | 蝦皮商城 momo查看 | 停售 | 未販售 | 蝦皮商城 | 停售 | 未販售 | 蝦皮商城 | - |
美國價格 | 939鎂 | 899鎂 | 849鎂 | 649鎂 | 749鎂 | 535鎂 | 549鎂 | 337鎂 | 停售 | 停售 | 299鎂 | 467鎂 | 249鎂 | 299鎂 | 停售 | 249鎂 | 停售 | 停售 |
評價 | ★★★★ | ★★★½ | ★★★★½ | ★★★★ | ★★★★½ | ★★★★½ | ★★★★ | ★★★★ | ★★★½ | ★★★★ | ★★★½ | ★★★ | ★★★½ | ★★★½ | ★★★½ | ★★★½ | ★★★½ | ★★★½ |
滾刷類型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橡膠滾刷 | 普通滾刷 | 普通滾刷 | 普通滾刷 | 普通滾刷 | 普通滾刷 | 普通滾刷 |
適合清掃毛髮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 | - | - | - | - | - |
攝影鏡頭定位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 | - | - | - | - | - | - | - |
移動路線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有規劃 | 隨機 | 隨機 | 隨機 | 隨機 | 隨機 | 隨機 | 隨機 | 隨機 |
多房型清掃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適合 | - | - | - | - | - | - | - | - |
清掃指定房間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選定特定區域 不清掃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要虛擬牆 |
閃避障礙物 | - | - | 可以 | 可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iFi 連線或 App 操作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 |
預定掃地行程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 |
支援Google Assistant 聲控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 |
充電後自動 繼續清掃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只會返回充電 |
地毯清掃 | 可以 吸力會增強 | 可以 吸力會增強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吸力會增強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自動清理 集塵盒 | 會 | 可升級 | 會 | 可升級 | 會 | 可升級 | 會 | 可升級 | - | - | - | - | - | - | - | - | - | - |
角落清掃 | 非常好 | 非常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好 |
吸塵力道 | x40 | x40 | x10 | x10 | x10 | x10 | x10 | x10 | x10 | x5 | x5 | x5 | 1 | 1 | 1 | 1 | 1 | 1 |
電池續航 | 120 mins | 120 mins | 75 mins | 75 mins | 120 mins | 75 mins | 90 mins | 75 mins | 90 mins | 90 mins | 90 mins | 90 mins | 90 mins | |||||
評語 | 最先進、最高 規格的機型 | 最先進、最高 規格的機型 | 擁有更進階的 功能 | 性價比很高 | 適合清掃毛髮 的最基本機型 | 2021版 | 2021版 | 附一顆虛擬牆 | 最便宜又具有 WiFi 連線能力 的基本機型 |
本篇目錄
iRobot Roomba 614/ 670/ 675/ 690/ 692/ 694
600 系列是目前iRobot Roomba 產品中的最基本款,它的底部滾刷設計是透過滾刷毛旋轉將地板上的灰塵掃起再吸入集塵盒。這樣的清掃對於不太髒亂的地板十分有效,但如果地板有長頭髮可能會發生不幸,因為這些毛髮會纏繞在滾刷上。也因為如此,如果是有長頭髮成員的家庭,除非願意經常處理這些卡住的毛髮,否則600 系列可能太合適。
Roomba 600 系列的614、670、675、690、692、694 這六款機型的基本性能十分類似,有相同的吸力而且會在沒電時自動回到充電座。在清掃路線上,由於沒有攝影鏡頭的關係,它們會沿著直線清掃,直到碰觸到障礙物後再轉彎並繼續直線吸塵,重複進行到覆蓋完全部的區域。聽起來沒有很有效率,但確實會完整的把地板清掃完。但也因為是隨機路徑清掃,600 系列並不適合多房間或大坪數的住家。
至於600 系列間的差異,Roomba 614 並沒有WiFi 連線的能力,所以無法透過廠商的App 安排每天固定某時段出動吸塵,也沒辦法與智慧家庭平台Google Home 整合並透過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 聲控它。至於670/ 675/ 690 三台機型掃地機本身並無差異,僅差在外觀顏色及隨附的配件,例如670 有另外出白色機身的款式(台灣好像只有引進黑色),而690 會隨包裝附贈一顆虛擬牆。
註:虛擬牆是可以放置在地板上的實體裝置,會發出訊號來阻擋掃地機器人的移動路線,可以設定不跨過某條直線或是某個圓圈內的區域。
Roomba 692/ 694 兩台則是2021年的新款,掃地機本身的清掃能力與670/ 675/ 690 這三台相比並無差異,細微的差別僅在外型設計上,692/ 694 機身上方取消了手提握把的設計,集塵盒稍微比670/ 675/ 690 大些,還有機殼的黑色反光比較不明顯。至於692 和694 之間也只差在配件和銷售通路不同而已,配件部分694 會比692 多一組濾網。
- 如果預算是你的考量,且住家空間不大,那麼Roomba 600 系列值得你考慮。
- 如果在意毛髮的清掃,而且住家坪數較大,那麼建議挑選600 系列之後有路徑規劃的型號(900 系列之後)。
iRobot Roomba 890
Roomba 890 與600 系列最大的差異在於底部滾刷的改進,從原本的刷毛變成多層次橡膠滾刷。這樣的橡膠滾刷讓掃地機器人保有一樣清潔能力,同時大幅降低毛髮纏繞的情形。沒錯,毛髮與灰塵都會一起被吸入集塵盒中。就算真的有毛髮不幸纏繞在滾筒上,處理的過程也輕鬆不少。只需要將橡膠滾刷取出,即可將卡住的毛髮輕易地拉出來。

- Roomba 890 的設計適合清掃多毛髮環境。
iRobot Roomba e5
Roomba e5 可以看做是890 的微升級版,與890 相較僅有少數幾項功能得到了提升。例如e5 有較大的集塵盒(可水洗)及較長的電池續航力。至於其它功能則沒有明顯的改變。
e5 雖然與Roomba i7 同時推出,不過走的是平價路線。與i7 相比較e5 的移動路線仍是隨機的,且與890 一樣沒有“充電後自行繼續清掃” 這項功能。
- 與Roomba 890 相比沒有太大差異,購買前可以先與890 比價看哪台比較便宜。
iRobot Roomba 960 & 980
Roomba 900 系列與前面介紹過的機種相比迎來兩項重大的功能提升,分別是“有系統的規劃清掃路線” 以及“自動返回充電後再繼續清掃”。此外,在廠商的App 中不但可以設定掃地時間表,也能更改一些Roomba 清潔方式的偏好設定。還有一點,App 會主動提醒你什麼時候該清空集塵盒。
900 系列因為配備攝影鏡頭的關係,所以可以判斷牆壁或傢俱的位置,進一步繪製出整個家庭的室內地圖,最終再以有邏輯的行進路線來打掃。雖然前幾代Roomba 的隨機清掃模式也有不錯的結果,不過用“有序且逐行的吸塵模式” 能更有效的將全部地板都清掃一次,且所需的工作時間也會比較短。
當掃地機器人電量不足時,900 系列的另一個功能“自動返回充電並重新在沒電的位置開始清掃” 就發揮它的用處了。這項功能十分重要,代表著不論家裡的室內坪數有多大,只要是在同一個樓層中,Roomba 900 系列的掃地機器人只要來回多充幾次電,就能持續清掃到所有房間都乾淨了為止。
Roomba 960 及980 差在哪?
Roomba 960 與980 兩台掃地機器人有幾項差異。第一點,980 會隨包裝附上兩顆虛擬牆,而960 僅會附贈一顆。多一顆虛擬牆就多一個限制Roomba 移動範圍的機會,不過值不值得還是要取決於是否有這個需求。另外如果家裡空間比較大,要定義禁區的點比較多,虛擬牆其實也是可以另外加購的。
第二點則是Roomba 980 有更長的120 分鐘續航時間,足足比960 的75 分鐘久了許多。不過其實900 系列的機型都有“自動返回充電後再繼續清掃” 的能力,因此較久的續航力好像就沒有太大的優勢,畢竟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充個電,Roomba 960 還是能把所有的區域都打掃乾淨。
第三是吸力的差異,因為Roomba 980 換上了新一代馬達的關係,吸塵力道是600 系列的10倍,至於960 這台僅有5倍吸力而已。而最後一點也與吸力有關,對於地板有毛毯的家庭來說比較重要。980 可以辨識自己是在普通硬地板還是毛毯上,它會在清掃到毛毯時增強吸力,把毛毯上比較不容易被吸走的灰塵也解決掉。
- Roomba 960 是所有iRobot 掃地機器人性價比最高的一款。價格不貴之外,多項功能上的升級也帶來了出色的用戶體驗,十分值得考慮入手。
- Roomba 980 雖然比960 厲害一點,不過隨著下一代Roomba i7 的推出,980 就處在尷尬的位置。i7 的功能不但比980 出色,價格也沒有貴上許多(甚至比較便宜)。因此建議跳過980,購買低一階的960 或高一階的Roomba i7 比較好。
iRobot Roomba i7 & i7+
Roomba i7 與900 系列相較之下處理器更加強大,這意味著i7 能更聰明且細心處理每一寸的地面。由於定位導航技術的升級,i7 可以記憶與辨識居家格局,再藉此執行更有效的清掃路線及減少機器碰撞障礙物。此外i7 底部偵測器敏感度的提升,能更加精準判斷哪裡特別髒,針對該區域加強清掃。
更值得一提的是i7 系列的新功能“Imprint 智慧記憶地圖”,該功能會完整紀錄家中的地圖,然後用戶可以透過廠商的App 去劃分不同的清掃區塊,並指定特定房間做吸塵工作。如此一來,如果今天只想要清掃客廳就只要用App 設定就好了,不必每次掃地機器人的出動都得把所有的空間打掃一遍。更進階的玩法則可以搭配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聲控Roomba i7 去清理指定的房間。
Roomba i7 的其他功能也有一些微小的提升,例如與Roomna 960 相比有更強的吸力及更大的集塵空間。另外,i7 系列可以直接在App 上規劃出不做打掃的禁止清掃區域,這樣子原本沒辦法靠虛擬牆去定義禁行區域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至於i7 及i7+ 間有什麼差異呢?兩台掃地機器人本身是一樣的,只差在i7+ 有隨包裝附一台集塵座,這台集塵座可以自動清理掃地機裡面的集塵盒。換句話說,如果原本要三天清理一次集塵盒,那搭配集塵座的使用就可以把清理時間延長到90天,因為集塵座內部的集塵袋容量是掃地機器人內集塵盒的30倍。因此Roomba i7+ 從各方面來說都大幅減少人工處理的介入,已經快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自動清掃了。
- 如果預算上比較充裕那麼Roomba i7 是值得考慮的,因為它確實比960 還要厲害。不過i7 本身沒有集塵座,如果改變主意也可以之後再單獨購買即可。
- 覺得要時常清理集塵盒很麻煩的話,那麼i7+ 就十分合適。當然,多一台集塵座的Roomba i7+ 價格會比較貴一些。
iRobot Roomba s9 & s9+
Roomba s9 相較於i7 主要著重於清潔力的提升。s9 的形狀從原本的圓形變成D字型,且橡膠滾刷位置從中間改到機器的邊緣,這樣子的改變能更有效的去清掃牆壁邊緣及角落。原本圓形的設計還是不免會在角落遺漏一些灰塵,而D字型設計則完全克服了這個問題。另外,s9 的滾刷寬度還增加了30%,這意味著相同的面積s9 能更迅速的完成掃地工作。

另一項s9 大幅提升的性能是它的吸力,s9 與基礎款600 系列相比吸力高出了40倍之多,而Roomba i7 僅僅高10倍而已。因此,不論是普通地板還是毛毯上的灰塵s9 都能輕鬆清除。至於Roomba s9+ 則是與i7 系列類似,只是多出一台集塵座而已,同樣擁有自動清理集塵盒的能力。
- 如果預算完全不是考量因素,那麼Roomba s9+ 是目前iRobot 所推出的所有掃地機器人中規格最頂級的一台。
iRobot Roomba i3 & i3+
更新中…
iRobot Roomba j7 & j7+
更新中…
iRobot Roomba j7+
↓↓購買傳送門↓↓
美國亞馬遜購物& Buyandship 代運教學
如果不介意沒有台灣代理保固的話,那麼十分建議各位到美國Amazon 購買iRobot Roomba 系列掃地機器人。最大的原因當然是比較便宜,大部分的機型在美國亞馬遜上的售價都比較優惠,像是Roomba i7 價差就快到1萬元,就算扣除2000-4000元不等的國際運費,最少也會省下6000元。各系列機型的價格可以參考文章最一開始的表格。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有些iRobot 機型在台灣並沒有販售,想要該款掃地機就只能透過國外購物網站。如果不知道如何使用亞馬遜購物的話,可以參考美國亞馬遜購物完全教學!商品直送台灣超簡單一文。
不過,iRobot 原廠在美國亞馬遜購物平台上並沒有提供直送台灣的服務,因此需要搭配國際代運服務,例如Buyandship 幫你把產品運回台灣來。詳情可以參考美國亞馬遜不能直送台灣怎麼辦?用國際代運Buyandship 就搞定一文。
小技巧教學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亞馬遜,由於所在地區是台灣,因此會查詢不到由iRobot 原廠供貨的價格,這是因為iRobot 不提供寄送台灣的服務。為了查看價格,可以先把交貨地改到美國,點選畫面左上角的“交貨到台灣”。

接著輸入國際代運Buyandship 在美國倉庫的郵遞區號97251,按下“套用” 後就完成了。在這邊補充一下,國際代運的流程是這樣的,代運服務商會提供他們在美國的倉庫地址,讓消費者先把東西先寄到他們的倉庫,代運商幫消費者簽收後再寄回台灣。

把交貨地改成美國後,就會出現由原廠iRobot 供貨的售價。這時候再跟台灣賣的價格比較一下,如果價差很大就可以準備下手囉!

總結
如果家裡有養寵物或是有長頭髮成員,建議購買Roomba 600 系列以外的機型,800 系列後的所有機型都採用橡膠滾刷,可以有效防止毛髮纏繞。如果家裡有鋪很多毛毯或地毯,Roomba 980 及i7 之後的機型吸力才比較足夠能將毛毯裡的灰塵都吸起來。
由於Roomba e5、800 及600 系列等機型的清掃路徑是半隨機式,比較適合家庭坪數不大的使用者。至於家裡的房間如果超過3個,那麼Roomba 900、i7 及s9 系列的機型才比較能有系統且完整的將所有空間都掃過一次。
延伸閱讀:美國掃地機器人Neato Botvac 七款機型整理比較
延伸閱讀:美國iRobot 拖地機器人Braava 三款機型整理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