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吸塵器多年來持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是許多人選購無線吸塵器的第一選擇,他們家吸塵器優點包括吸力不減的獨家氣旋設計、先進的過濾技術、特色新科技、適合不同環境清潔的各種配件吸頭,還有多樣的機款選擇,不管是需要輕量化還是超強吸力都有對應的機型。
但就是因為推出的機型過多,加上命名複雜,眼花撩亂讓不少初次選購Dyson吸塵器的人多少都感到點困擾。我在21年有寫過一篇Dyson吸塵器比較文,包含了型號怎麼看、主機怎麼挑選、配件吸頭如何選擇…等內容,但時隔兩年又有多款新機出現,加上部分機款有小改版,之前的文章已經稍微過時,所以才決定再重寫一篇整理。
本文會重點提及Dyson 各吸塵器機款的特色,還會順便比較前後代的差異,不論是要找價格便宜、重量比較輕、吸力強勁、或是吸地及拖地兩用的機型,都會有對應的型號推薦給你,看完這篇要選出適合自己住家的Dyson吸塵器應該不難。
本篇目錄
Dyson吸塵器選購要點
通常Dyson吸塵器會因爲隨附不一樣的地板吸頭及吸頭配件而有不同的命名,例如V12 就有V12 Detect Slim Fulffy Plus 和V12 Detect Slim Total Clean,這兩個型號都是同一款V12 Detect Slim 吸塵主機,前者Fluffy Plus 只隨附一顆智慧光學偵測吸頭,後者Total Clean 則隨附智慧光學偵測及智慧電動吸頭各一。
所以把握住「先決定主機,再選擇吸頭及配件」的原則,Dyson吸塵器的選購就會變得簡單許多。
主機的挑選可以先綜合考量1.重量、2.續航、3.最大吸力和4.預算後決定,例如力氣比較小就選有命名中有Slim 的機款、住家面積大需要長續航則優先考慮續航在60分鐘以上的V12/ V15 或Gen5、有預算限制選擇萬元左右的V8 Slim 負擔會比較小,接著再依需求看是否有要選具備LCD螢幕電量或灰塵報告、按鍵式開關啟動電源…等特色功能的機型。
選好主機下一步就是地板吸頭及其他吸頭配件的挑選。地板吸頭不論型號一般都會標配適合硬質地面的輕量軟質滾筒吸頭或智慧光學偵測吸頭;如果家裡有地毯則可以考慮有加附智慧電動吸頭或智慧變速吸頭的機款像是Total Clean 或Absolute;想要順便拿Dyson吸塵器洗地現在剛好有全新推出的Submarine洗地滾筒吸頭。其他吸頭配件則是看有沒有特別需要的,再留意挑選就好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從最平價的Dyson V8 Slim 開始,依序往高階機款Digital Slim、V12 Detect Slim 系列、V15 Detect 和Gen5 Detect 逐一介紹。同時這邊先附上一張Dyson吸塵器的比較表格,配合下文閱讀會更容易選出符合自己住家需求的機型。
Dyson吸塵器比較 (記得往右滑→) | V8 Slim | Digital Slim | V12 Detect Slim | V12s Detect Slim Submarine (SM) | V15 Detect | Gen5 Detect |
---|---|---|---|---|---|---|
價格 | 10,900元起 | 13,900元起 | 17,900元起 | 25,900元起 | 20,900元起 | 26,900元起 |
查看優惠價 | Dyson官網 蝦皮商城 | Dyson官網 蝦皮商城 | Dyson官網 蝦皮商城 | Dyson官網 蝦皮商城 | Dyson官網 蝦皮商城 | Dyson官網 蝦皮商城 |
重量 | 2.15kg | 1.90kg | 2.20kg | 2.20kg (吸塵) 3.20kg (洗地) | 2.61kg | 3.20kg |
續航/ 吸力 | 40分/ 19.5AW 7分/ 115AW | 40分/ 14AW 25分/ 23AW 5分/ 100AW | 60分/ 12AW 30分/ 23AW 5分/ 150AW | 60分/ 10AW 30分/ 21AW 5分/ 140AW | 60分/ 26AW 40分/ 47AW 5分/ 240AW | 70分/ 25AW 38分/ 49AW 12分/ 262AW |
替換電池設計 | X | O | O | O | O | O |
HEPA過濾 | 99.97% PM0.3 | 99.97% PM0.3 | 99.97% PM0.1 | 99.99% PM0.1 | 99.97% PM0.1 | 99.99% PM0.1 |
螢幕電量報告 | X | O | O | O | O | O |
螢幕灰塵報告 | X | X | O | O | O | O |
電源控制 | 需持續按壓 | 需持續按壓 | 單鍵不需長按 | 單鍵不需長按 | 需持續按壓 | 單鍵不需長按 |
最強吸力 | 115AW | 100AW | 150AW | 140AW | 240AW | 262AW |
集塵筒大小 | 0.54L | 0.30L | 0.35L | 0.35L | 0.54L | 0.77L |
備註 | 最平價 | 最輕量 | 最平衡 | 吸地/洗地兩用 | 強吸力 | 最強吸力 |
型號 | 1) Fluffy | 1) Fluffy Extra 2) Origin | 1) Fluffy Plus 2) Total Clean 3) Absolute | 1) SM 2) SM Plus 3) SM Complete | 1) Fluffy Plus 2) Absolute | 1) Absolute |
型號1 — 地板吸頭 — 其他吸頭 — 配件 | Fluffy — 輕量滾筒吸頭 — 迷你電動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隙縫清潔吸頭 — 充電掛座 | Fluffy Extra — 輕量滾筒吸頭 — 迷你電動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LED隙縫吸頭, 床墊吸頭 — 伸縮軟管, 高處清潔轉接頭, 低處清潔轉接頭, 配件收納夾, 充電掛座 | Fluffy Plus — 光學偵測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軟質毛刷吸頭, 硬漬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充電掛座 | SM — 洗地滾筒吸頭, 光學偵測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低處清潔轉接頭, 充電掛座 | Fluffy Plus — 光學偵測吸頭 — 無纏結錐形吸頭, 二合一隙縫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內建除塵吸頭, 軟質毛刷吸頭, 硬漬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充電掛座 | Absolute — 光學偵測吸頭, 智慧變速吸頭 — 無纏結錐形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內建除塵吸頭, 軟質毛刷吸頭, 硬漬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充電掛座 |
型號2 — 地板吸頭 — 其他吸頭 — 配件 | Origin — 輕量滾筒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隙縫清潔吸頭 — 充電掛座 | Total Clean — 光學偵測吸頭, 智慧電動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床墊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充電掛座 | SM Plus — 洗地滾筒吸頭, 光學偵測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細縫清潔吸頭, 床墊吸頭 — 低處清潔轉接頭 充電掛座 | Absolute — 光學偵測吸頭, 智慧變速吸頭 — 無纏結錐形吸頭, 二合一隙縫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內建除塵吸頭, 軟質毛刷吸頭, 硬漬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充電掛座 | ||
型號3 — 地板吸頭 — 其他吸頭 — 配件 | Absolute — 光學偵測吸頭, 智慧電動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軟質毛刷吸頭, 硬漬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充電掛座 | SM Complete — 洗地滾筒吸頭, 光學偵測吸頭, 智慧電動吸頭 — 無纏結錐型吸頭, 二合一組合吸頭, 斜角縫隙吸頭, 無痕軟毛塵刷 — 伸縮軟管, 低處清潔轉接頭 充電掛座 |
Dyson V8 Slim
V8 Slim 是目前Dyson吸塵器的入門款機型,也是最早推出的Slim 輕量化機款,靠著全新的輕量軟質碳纖維滾筒吸頭,V8 Slim 的全機重量僅2.15kg,是本文介紹的Dyson吸塵器中第二輕的機型。重量輕的同時,萬元左右的售價也是它吸引人的一大優勢。

不過V8 Slim 的機身仍是上一世代的設計,差異包括集塵筒方向還是跟握把平行、沒有互動螢幕顯示剩餘電量、電池跟機身一體成型沒辦法拆下來替換…等等都是。雖說機身設計比較舊,但這款V8 Slim 歷久不衰想必有它的原因,拿來應付一般地面的清潔完全綽綽有餘。
另外,V8 Slim 的最大吸力115AW 在Dyson吸塵器中排名偏後,但正常的地板吸塵經過Dyson調教其實只需10-20AW 就足夠了,所以平常使用也不太需要這麼大的吸力,只有在幫床墊或沙發清塵蟎、做深度清潔時才會仰賴到最大吸力模式。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非常在意除蟎清潔的效果,其實V8 Slim 的吸力也很夠用了。
Dyson Digital Slim
Digital Slim 是Dyson 推出的第二台輕量機型,而且全機僅1.90kg 比V8 Slim 還輕,是本文所提及的Dyson吸塵器中的輕量化之最,不到2kg 的重量對女性用戶來說顯得更加友善。
雖然跟V8 Slim 同為Slim 輕量機款,但從Digital Slim 開始的Dyson吸塵器機身就都採用全新設計,包括1.吸塵管、集塵筒和氣旋馬達的呈一直線排列,讓吸塵氣流更為順暢,2.機身靠用戶這側加入了能顯示剩餘續航時間的LED螢幕,知道還有多少使用時間打掃起來會更加安心,還有3.替換式電池設計,算是變相補足Digital Slim 續航僅40分鐘的缺點,當然前提是要多買一顆電池來替換。

不過Digital Slim 輕量化的代價就是最大吸力的減弱,這台比V8 Slim 還要慘只有100AW 而已。跟V8 Slim 同理正常地板清潔沒什麼問題,但要幫床墊或沙發做深層清潔吸力就稍弱一些。
Dyson V12 Detect Slim
V12 Detect Slim 最早是在21年推出,22年有經歷過一次後置HEPA濾網的升級,現在看到型號上有SV20 的是21年舊版,SV34/35 才是升級過後的機型。 V12 Detect Slim 重量2.20kg 雖略比V8 Slim 重,但相對的最長續航60分鐘和最大吸力150AW 皆有所提升,是目前同時兼具輕量、長續航和大吸力…等優點,各項性能最平衡的Dyson吸塵器。
V12 Detect Slim 的最大特色就是智慧光學偵測技術,地面這邊光學偵測吸頭會發出綠色雷射光,讓原本不易察覺的灰塵變得清晰可見;主機這邊則是內置了壓電式聲學感應器,用來偵測被吸入灰塵微粒的顆粒大小及數量,然後顯示在LCD螢幕,這樣具體化的塵粒數據讓吸地工作變得更有成就感。此外,V12 清掃到比較髒的區域時還會自動調整吸力,使整體清潔變得更有效率。

機身設計V12 還有個值得讚許之處,就是一改之前要緊握像是手槍板機的啟動鍵才能讓吸塵器持續運轉的毛病,取而代之的是一鍵式電源控制按鈕,只要按一下位於主機側邊的電源鍵就可持續清潔,不用再保持像扣板機那樣還要施力導致手痠的姿勢。
Dyson V12s Detect Slim Submarine
V12s Detect Slim Submarine 是Dyson 他們家的首款洗地機型,宣告著Dyson吸塵器也進入了能乾濕兩用的時代。其實V12s 的主機跟V12 相比幾乎沒有差異,兩者最大不同只是因為V12s 有隨附全新的Submarine 洗地滾筒吸頭,但要注意雖說兩者的主機沒什麼差別,不過目前V12s 的Submarine 吸頭並無法與V12 主機共用。

V12s 不論哪個型號都至少會隨附光學偵測、洗地滾筒兩種地板吸頭,不使用Submarine 洗地吸頭的V12s 其實就是V12,光學偵測吸頭一樣能照亮地面,也有螢幕即時灰塵報告可以看。
至於V12s Detect Slim 的Submarine 洗地吸頭主要由清水箱、滾筒及污水盤構成,運轉時清水會流經滾筒,變髒水後再由污水盤集中回收。洗地吸頭的氣流管道是獨立的並沒有跟主機連通,僅靠馬達提供電力讓沾濕的滾筒轉動來帶走地面髒污,所以洗地時並無吸塵效果,同時也不會有水氣流經主機。清水箱的容量為300ml,滿水狀態能使用16分鐘,約可覆蓋33坪的空間。
Dyson V15 Detect
V15 Detect 算是V12 Detect Slim 的吸力強化版機型,最大吸力從150AW 躍升至240AW,不過代價是重量增加為2.61kg,已經不算輕所以也就沒有再以Slim 來命名。因為吸力強但重量稍重的關係,V15 會比較適合需要經常幫床墊、沙發做深層清潔,但力氣又不會太小的人購買。

除了吸力和重量的差異,V15 機身設計跟V12 相比也有些許不同,像是原本V12 的一鍵電源控制又被改回要長按才會持續運轉,還有V15 在歷經小改版後主吸管內建了除塵及隙縫吸頭,更方便在地板和非地板之間的清潔做切換使用。
Dyson Gen5 Detect
Gen5 Detect 是V15 Detect 的暴力升級版機款,吸力和續航都有所提升,最大吸力從原本的240AW 升級至262AW,是目前Dyson無線吸塵器系列中吸力最大的一台,最長續航則從原本60分鐘延長到70分鐘,而且在262AW 最強吸力模式下還能使用12分鐘,遠比其他機型的5分鐘多了兩倍以上,適合非常在意床墊或沙發等深層除蟎清潔效果的用戶。
不過吸力和續航升級的代價就是Gen5 又大又重,全機重量達3.20kg 對力氣小的人來說會是不小負擔,算是比較明顯的缺點。
Gen5 Detect 機身設計跟小改版的V15 一樣有內建除塵及隙縫吸頭,然後電源控制方式又改回像V12 那樣的單鍵開關模式不需要長按,但又有點小不同的是按鍵位置設計在LCD螢幕面板上而非在機身側緣,操作起來更加直覺。

Dyson吸塵器選購懶人包
雖然Dyson吸塵器的型號很多命名又很亂,但其實只要先選出主機就搞定八成了,剩下的就是從該主機有的型號去挑選需要的地板吸頭、其他吸頭和配件組合,並沒有很困難。而這幾年Dyson吸塵器的主機差異也有做出來,大致可分成輕量款V8 Slim/ Digital Slim/ V12 Detect Slim、大吸力款V15 Detect/ Gen5 Detect,還有吸拖兩用機款V12s Detect Slim Submarine。
輕量款Dyson吸塵器適合力氣不大的人,由輕到重排序為Digital Slim、V8 Slim 和V12 Slim,其中的V8 Slim 和Digital Slim 價格比較親民,適合預算型買家。如果清掃的空間比較大需要考量到續航力,V12 Slim 的最長使用時間有60分鐘會比較推薦,而Digital Slim 雖然只有40分鐘的續航,不過可以透過替換備用電池來延長清掃時間,也是個選擇。
大吸力的Dyson吸塵器則是推薦給需要幫床墊或沙發…等布製表面做深層除蟎,又非常在意清潔效果的人,像Gen5 的吸力就最大,然後V15 次之。這兩台的續航都有60分鐘以上,但缺點就是拿起來重了點。
剩下的一些挑選重點還有1.想要拖地選V12s,2.想要有螢幕顯示剩餘電量不要選V8 Slim,3.想要有螢幕灰塵報告選有Detect 的機型,4.要單鍵電源控制的設計選V12 或Gen5,5.找輕量、續航、吸力三者兼具最平衡的機型選V12 Slim,6.型號命名中有Total Clean 或Absolute 通常會隨附專門清潔地毯的吸頭,以上供大家參考。
延伸閱讀:Dyson空氣清淨機比較!HP09/ HP00/ TP09/ TP07/ TP00 選購指南
延伸閱讀:伊萊克斯吸塵器比較!完美管家、Q6、Q7、Q9、700系列差異整理
延伸閱讀:小米吸塵器比較!Lite/ G9/ G10/ G11 各型號米家無線吸塵器推薦哪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