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電視在台灣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逛百貨時也常常看到他們家的展示櫃位,不少想買中高階電視的人都會想到LG 這個品牌。如果你也正打算購買LG電視,但卻因為它型號太多,不知道怎麼選擇而感到困擾,本文就是專門為你而寫的,看完這篇你就會知道不同型號LG電視的差異之處,然後便能正確的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電視機款了。
接下來會先說明LG電視型號的命名方式,然後進一步解釋不同系列型號之間的差異,搞懂這些大致就能知道自己適合買哪台LG電視。如果心中還有沒有答案,我們還會依照你對螢幕畫質的要求程度、預算考量、是否有其他使用需求…等選購要點,推薦適合入手的LG電視給你!
本篇目錄
LG 電視型號怎麼看?
LG電視的命名方式其實還算好理解,下圖所示的55UP8050PSB、75NANO91SPA、65QNED91SPA、OLED48C1PSB…等型號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
- 藍色數字48、55、65、75 …代表電視尺寸,很好理解
- 黃色英數字UP8050、NANO91、QNED96、OLED_C1 …代表面板類型,最重要
- 綠色英文PSB、SPA …代表工廠的流水編號,不重要可忽略不看
基本只要看懂黃色英數字部分,就能知道這台LG電視採用的是哪種面板及調校技術,且因為電視使用的面板會很大程度影響畫面品質及成本,所以也能大概知道該型號LG電視相對的畫質表現及價格,它們由低階到高階可分成1. 普通LCD螢幕UP系列、2. 一奈米NANO系列、3. mini LED背光的QNED系列和4. 旗艦款OLED系列四種等級。
看到型號含有UP 表示這台是LG 的入門款4K AI語音物聯網電視,採用的是一般LCD液晶螢幕,跟其他系列的LG電視相比畫質最為普通,同時售價也比較便宜。目前有UP77 和UP80 兩系列,其中65吋大小的電視價格約落在三到四萬區間,適合不那麼追求畫質或預算相對有限的人選購。
NANO系列電視則是採用LG獨家的NanoCell 一奈米技術,利用奈米粒子來提高螢幕色彩的純淨度和準確性,讓畫面看起來更為鮮豔,有點類似於QLED量子點技術。
雖然NANO系列電視面板本身還是屬於LCD螢幕,但因為有一奈米技術調整色彩,畫面會比一般LCD優異。目前採用此技術的LG電視有NANO76、NANO86、NANO91系列,其中65吋的NanoCell 電視定價在四萬到六萬之間,適合對畫面品質有一定要求,且預算稍微充足的人購買。
LG 的QNED系列電視同時用上了NanoCell 一奈米和Quantum Dot 量子點技術進行調色,兩者疊加讓顏色的呈現更加飽和、畫面色彩更加鮮豔。除此之外,QNED電視還採用mini LED 背光技術來提高螢幕的明暗對比,其實mini LED 就是進階版的區域控光技術,它的背光源分區更多更細,所以在控制畫面的亮暗與否時可以更加精準,能呈現出更深層的黑色畫面。
QNED系列不論色彩飽和還是明暗對比度都比NANO系列還要好,當然整體畫面品質的表現也較佳,能帶給用戶更棒的觀賞體驗。目前此系列LG電視只有3台,65吋、75吋、86吋大小各一台,其中65吋QNED電視有優惠時的價格約為7萬元,已經相當接近採用OLED面板的旗艦電視,如果預算較足夠但又不想買到OLED電視就可以考慮這個系列。
OLED系列是LG電視的旗艦機款,因為OLED螢幕內的每個像素都具有自發光特性,能顯示出更精準純粹的RGB三原色,所以色域空間遠比LCD螢幕來得廣,色彩呈現更為鮮艷飽滿接近真實原貌。同時OLED螢幕在顯示黑色畫面時又能做到真正的全黑,因此畫面對比度很高,尤其是在播放較為陰暗的內容時優勢更明顯,並不會出現像LCD螢幕那樣的光環效應導致畫面看起來霧霧的不清楚。
LG的OLED系列電視在色彩呈現及亮暗對比表現都比其它系列還要厲害,但價格也是最貴,65吋大小有在特價也要8萬元起跳,如果沒有預算的考量同時又想追求極致的畫質,那OLED系列就蠻值得你考慮的。目前使用OLED面板的LG電視有A1、C1、G1 和Z1 共四個系列可以選擇。
LG 電視各型號差異整理
前面已大致解釋了UP、NANO、QNED、OLED 等不同型號LG電視所採用的面板及技術差異,但每種面板類型的電視之下還有不同的子系列,例如NanoCell 一奈米電視就有分NANO76、NANO86 和NANO91系列。
接下來會再深入比較各個子系列間的重點差異,瞭解這些之後LG電視的挑選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我們會從最便宜的LCD電視往價格更貴的NanoCell 一奈米電視、QNED mini LED電視依次說明,最後介紹到LG的旗艦機種OLED電視。
LG電視系列 (記得往右滑→) | 型號 | 尺寸/ 官網定價 網路通路特價 | 面板類型 | 背光技術 | 處理器 | 影音規格 | 遊戲 | 揚聲器 | 低藍光護眼 | 備註 | LG電視系列 (記得往右滑→) |
---|---|---|---|---|---|---|---|---|---|---|---|
Z1系列 | OLED88Z1PSA | 88吋: | 8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80W/ 重低音40W | O | Z1系列 | |
G1系列 | OLED77G1PSA | 77吋: 439,000元 蝦皮商城 | 4K OLEDevo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60W/ 重低音20W | O | G1系列 | |
OLED65G1PSA | 65吋: 152,0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evo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60W/ 重低音20W | O | |||
OLED55G1PSA | 55吋: 87,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evo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60W/ 重低音20W | O | |||
C1系列 | OLED83C1PSA | 83吋: 359,0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O | C1系列 | |
OLED77C1PSB | 77吋: 329,000元 蝦皮商城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O | |||
OLED65C1PSB | 65吋: 99,0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O | |||
OLED55C1PSB | 55吋: 59,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O | |||
OLED48C1PSB | 48吋: 57,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O | |||
A1系列 | OLED65A1PSA | 65吋: 92,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 | 20W | O | A1系列 | |
OLED55A1PSA | 55吋: 59,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OLED | (自體發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 | 20W | O | |||
QNED系列 | 86QNED99SPB | 86吋: 383,000元 蝦皮商城 | 8K LCD (NanoCell+) | Mini LED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 60W/ 重低音20W | - | QNED系列 | |
75QNED96SPA | 75吋: 174,000元 蝦皮商城 | 8K LCD (NanoCell+) | Mini LED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9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 40W/ 重低音20W | - | |||
65QNED91SPA | 65吋: 92,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Mini LED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 | |||
NANO91系列 | 86NANO91SPA | 86吋: 196,0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全陣列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 | NANO91系列 | |
75NANO91SPA | 75吋: 98,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全陣列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 | |||
65NANO91SPA | 65吋: 60,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全陣列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 | |||
55NANO91SPA | 55吋: 49,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全陣列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重低音20W | - | |||
NANO86系列 | 75NANO86SPA | 75吋: 87,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40W | - | NANO86系列 | |
65NANO86SPA | 65吋: 53,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20W | - | |||
55NANO86SPA | 55吋: 43,899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NanoCell) | 區域控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Dolby Atmos | HDMI 2.1/ 4K120Hz VRR/ ALLM | 20W | - | |||
NANO76系列 | 65NANO76SPA | 65吋: 43,899元 蝦皮商城 | 4K LCD (NanoCell)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NANO76系列 | |
55NANO76SPA | 55吋: 33,900元 蝦皮商城 | 4K LCD (NanoCell)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
UP80系列 | 86UP8050PSB | 86吋: 164,0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第四代α7 AI | Dolby Vision IQ | HDMI 2.1 | 20W | - | UP80系列 | |
65UP8050PSB | 65吋: 45,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
55UP8050PSB | 55吋: 33,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
UP77系列 | 65UP7750PSB | 65吋: 41,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UP77系列 | |
55UP7750PSB | 55吋: 31,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
50UP7750PSB | 50吋: 27,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
43UP7750PSB | 43吋: 24,900元 蝦皮商城/ momo | 4K LCD | 直下式背光 | 四核心處理器 | - | - | 20W | - |
LCD電視(UP77/ UP80)
UP7750 和UP8050 是LG最一般的4K LCD電視,畫質表現中規中矩,沒有太特別的調色調光技術,價位與其它LG電視相比偏便宜,55吋大小的價位在兩到三萬間,65吋的則貴個一萬元左右,約落在三到四萬之間。如果想買LG電視且不怎麼在意畫質,即可考慮UP系列,UP7750 和UP8050 在規格上完全相同,僅外觀上有些微差異,可以視購買當下是否有優惠價再決定要買哪台。
NanoCell電視(NANO76/ NANO86/ NANO91)
NanoCell系列使用了LG獨家的一奈米技術調整光色,同時部分型號還採用區域控光技術,所以整體畫質表現會比普通LCD螢幕來的好,目前LG的一奈米電視有NANO76、NANO86 和NANO91 三個系列。
NANO76 是目前規格最差的一奈米電視,搭載的處理器和背光技術都跟UP8050 相同,唯一的優勢是利用了NanoCell技術調整光色,所以理論上色彩表現會比一般LCD電視還要好。因為規格沒有特別突出,NANO76 的價位跟UP系列其實差不多,55吋和65吋的價格分別是2萬5 和3萬5左右,如果購買當下的價格沒有貴UP系列太多,個人比較推薦這台有一奈米技術的LG電視。
NANO86與NANO76 相比多了區域控光技術,可以更有效呈現畫面的亮暗部,讓亮的地方看起來更亮,暗的地方更暗,螢幕的對比度表現會較佳。同時NANO86 搭載的是LG第四代α7 AI影音處理器,不但支援Dolby Vision IQ 和Dolby Atmos 雙杜比規格,也支援HDMI 2.1、4K120Hz、VRR、ALLM 等高規格遊戲輸出。
NANO86系列已經算是中高階等級的電視,看電影時能呈現不錯的亮暗細節,也可以搭配高階遊戲機使用,基本滿足了絕大多數人的需求。售價部分NANO86 約比NANO76 貴一萬元左右,55吋和65吋的NANO86系列電視價格分別在3萬5 和4萬5附近。如果對畫質有一定要求,平常又會搭配PS5、XSX 遊戲機使用,建議從NANO86系列開始往上選才能滿足你的需求。
NANO91系列使用了比NANO86 還厲害的全陣列區域控光,因為背光分區更細,所以亮暗對比的表現會比一般區域控光更好。同時NANO91 搭載與NANO86 相同的第四代α7 AI處理器,所以同樣支援雙杜比和高規格遊戲輸出。此外,NANO91 揚聲器用的比較高級,瓦數為40W 包含20W的重低音,遠勝NANO86 的20W揚聲器。
NANO91 整體比NANO86 貴了5000元左右,有折扣時55吋NANO91 的價格約為四萬初,65吋的則為五萬初,如果預算稍微充足可以考慮到這個系列的LG電視。
QNED電視
LG 的QNED電視同時使用了NanoCell 一奈米和量子點顯色技術,且其背光源還採用mini LED技術,不論色彩飽和還是對比度QNED都比NANO系列電視優異。目前QNED電視就只有三台,分別為65吋的65QNED91SPA、75吋的75QNED96SPA,以及86吋的86QNED99SPB。
65吋的QNED電視搭載與NANO91系列相同的處理器,所以支援雙杜比及高規格遊戲輸出。跟NANO91 相比QNED電視主要優勢在於更佳的顯色技術和更明顯的亮暗對比呈現,想當然較厲害的畫面品質也反應到了售價上,65吋QNED電視比NANO91貴了一個等級,售價接近七萬元。
至於更大尺寸的75、85吋QNED電視則搭載最新的第四代α9 AI 處理器,不但支援到8K 超高解析度,雙杜比規格同樣支援。不過要注意雖然這兩台8K電視支援HDMI 2.1,但卻不支援4K120Hz 及VRR 高規格遊戲輸出,如果要搭配PS5 或XSX 使用可能會無法享受極致的遊戲體驗。
OLED電視(A1/ C1/ G1/ Z1)
因為OLED本身具有自發光特性,不論色彩飽和度還是明暗對比表現都是LCD螢幕無法比擬的,就算拿QNED電視來跟OLED比前者還是略遜一籌,所以追求極致畫質且預算充足的人選旗艦OLED電視準沒錯。目前LG的OLED電視分成四個系列,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為A1、C1、G1 和Z1。
A1系列是LG OLED電視的入門款,支援Dolby Vision IQ 和Dolby Atmos 雙杜比規格,但不支援HDMI 2.1,所以如果有高規遊戲需求要往上選到C1 或G1 系列。雖說是OLED電視的入門款,但畢竟還是採用了成本較高的OLED技術,A1系列的售價略高於QNED電視,55吋A1 OLED電視價格約為5萬5,65吋的則為八萬元。
C1系列改搭載LG 最新的第四代α9 AI處理器,與A1 一樣支援雙杜比規格,但還多支援HDMI 2.1、4K120Hz、VRR、ALLM 等玩高階遊戲機所需要的規格。如果要買OLED電視且有PS5、XSX 等遊戲需求,就要選C1 或更高一階的G1系列。另外,C1系列的揚聲器規格也比A1 好,用到了瓦數40W 的內建音響。
C1系列特價後的價格並沒有比A1 貴多少,55吋大小售價約為5萬5,65吋的則為8萬5,如果要買OLED電視個人建議略過A1 直接選擇C1系列CP值會比較高。
G1系列採用更先進的OLEDevo技術,與C1 相比螢幕亮度更高,對比更明顯,同時60W的揚聲器規格也略勝於C1系列。此外,G1系列還主打零間隙壁掛設計,電視外觀擁有超窄邊框、機身厚度超薄,可以像藝術品一樣貼壁懸掛,亦或是搭配展示架放置在任何位置,讓住家變身成畫廊。
雖然G1系列的畫質表現跟C1 相比升級不多,但兩者價差卻還蠻明顯的,55吋的G1 OLED電視價格約為6萬5,65吋的則落在11萬5左右。個人認為除非有壁掛美感上的需求,或者完全沒有預算上的考量再直上G1系列,不然其實C1系列OLED電視就已經是高水準表現了。
Z1系列目前只有一台88吋的型號,它支援到8K 超高解析度,是目前LG最貴的一台電視,剛推出時的定價超過200萬元,目前的現價要直接詢問店家才知道。這台的規格配好配滿,不論解析度、處理器、影音規格、遊戲專屬規格的配置都是最頂級的。
LG 電視選購懶人包
最後幫LG電視簡單做個整理。
如果平常只是看看新聞,對畫質沒什麼要求,其實入手最普通的LCD電視UP系列就可以了。不過可以稍微留意一奈米電視NANO76系列的價格,它有比較好的調色技術且有時候價格幾乎跟UP系列相同,這時候改買NANO76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平常會大量觀賞Netflix、Disney+ 的影集和電影,且預算稍微多一些,則可以考慮採用一奈米調色技術的NANO86 或NANO91系列。這兩個系列同時還支援HDMI 2.1、4K120Hz、VRR、ALLM 等高規格遊戲技術,如果有搭配PS5、XSX 玩遊戲的需求,至少要選到NANO86 才能享受到極致的遊戲體驗。預算如果再多一點又可以往上考慮到QNED系列。
如果追求極致的畫面品質,且預算充足,那麽直上OLED電視就對了,但因為LG OLED電視A1 和C1系列的價差並不明顯,個人建議可以直接考慮C1系列。如果有壁掛需求且在乎美感,或者沒有預算上的考量,則可以往上考慮到OLED G1系列。
前面一直沒提到LG電視的共同特點,在本文最後順便做個說明。
LG電視搭載的是自家電視作業系統webOS 6.0,所以不像Android TV 作業系統那樣內建Google Play 商店可以下載到各種App,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應用程式商店,比較常用的YouTube、Netflix、Disney+ 都載的到,但一些台灣本土的影音平台App 就要視情況而定。如果遇到想下載的App 沒支援的狀況,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再另外買個採用Android TV 或tvOS 系統的電視盒來搭配使用。
此外,全系列LG電視皆支援手機鏡射畫面同步及AirPlay 2,所以要分享手機畫面到電視螢幕上基本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有此需求的人不必擔心LG電視做不到。另外LG電視還支援Apple HomeKit,對有在使用HomeKit 的用戶來說又是一項加分功能。
延伸閱讀:65吋電視推薦2022!mobile01、ptt 熱門大尺寸電視推薦
延伸閱讀:50/ 55吋電視推薦2022!mobile01、ptt 網友都推哪款電視型號